工作条件

我们为人才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能够使其专心于学术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在实验室空间、团队配备、博士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 顶尖人才

    工作和生活待遇:

    1. 薪酬待遇:提供相对优厚、能使其潜心学术的薪酬待遇,一人一议;

    2. 启动经费:根据实际需求协商,一人一议;

  • 领军人才

    工作和生活待遇:

    1.薪酬待遇:提供能使其潜心学术的薪酬待遇

    2. 启动经费:按照学科领域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 骨干人才

    工作和生活待遇:

    1.薪酬待遇:根据我校长聘教职薪酬体系及引进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2. 启动经费:按照学科领域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 优秀青年人才

    工作和生活待遇:

    1.薪酬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2.启动经费:按照学科领域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博士后招收

浙江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1家,涵盖学校所有学科门类,是全国博士后流动站最多的高校。学校已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8500 多名,博士后队伍已成为学校重要的研究力量。

招聘劳务派遣人员

 学校事业编制以外的各类优秀人才是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学校人力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可参照学校有关政策招收若干劳务派遣人员,通过学校人力资源处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等多种形式招募人员。

办公空间

浙江大学为教职工营造便捷、舒适、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较好的办公用房条件,提升教职工的工作体验及工作效率。

实验空间

浙江大学为教职工提供较为充足的实验空间,确保教职工安心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人才创新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学校优势力量融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优化和培育筹建, 支撑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人才科研提供坚实的基础。

科研平台介绍

  截至2021年底,浙江大学已建有国家科创基地45家、省部级科创基地324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1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家;自主设立校设研究院13个、研究中心51个、研究所183个,另有校地科技合作平台51个、校企创新联合体169个,为科研发展提供了强大平台支撑。

西湖学术论坛

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发起,其宗旨是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学风,营造宽松学术交流环境,弘扬学术民主风气,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启迪创新思想,整合大项目大成果。基础研究科学前沿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均可作为会议主题。会议侧重于结合浙江大学现有研究工作基础,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探讨科学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最新突破性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新方法、分析新学科的生长点以及交叉学科的新问题。

科学技术协会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浙江大学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学校党委和行政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学校教育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的基层组织。浙江大学科协组织坚持为浙江大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图书资源

查看更多